苏州刺绣研究所作品亮相苏州创博会“手工艺之都的新手工艺”新闻发布会
作者:黄卫峰 来源:苏州刺绣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5-04-14
苏绣作品《中国画的三维解构》
3月29日召开的苏州创博会“手工艺之都的新手工艺”新闻发布会上,一款三维解构中国画的苏绣屏风系列作品亮相,让与会的苏州工艺界人士连喊“开眼界”。这是去年11月28日苏州创博会组委会与杨明洁设计顾问机构签约启动“苏州新手工艺运动”以来,首款亮相苏城的新手工艺产品。
杨明洁指出,“新手工艺之中国画的三维解构——屏风系列”并没有脱离苏州的产业优势与文化背景这些基础,比如苏绣产业和书画、太湖石等。
这件名为《中国画的三维解构》的作品,由三幅小型苏绣屏风组成,每幅屏风高度从22厘米到51厘米不等,宽度从18厘米到24厘米不等。面料上或绣着隐隐青山,或展示点点帆船,或显现苍茫湖面。前后组合摆放极富立体感,让人产生船在水中穿行的感觉。画面采用苏州传统刺绣配以创新的技艺制成;外轮廓采用水刀处理塑形,宛若抽象的太湖石,将刺绣的文化和语义结合到太湖石的外表上,形成这一现代感十足的作品。
该作品是将一幅描绘太湖风光的中国画拆分成三个场景后,由苏州刺绣研究所的刺绣大师绣制而成的。其中表现水面采用的是异型丝,最细的只有正常丝线的四十八分之一粗,经过数个月的奋战最终绣成。而这些屏风的外框也与传统的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红木框不同,是将太湖石轮廓抽象化,用不锈钢碳化处理后制成。
来自苏州刺绣研究所的两位刺绣大师——黄春娅、李华分别就作品所运用的针法技巧和创作过程做了讲解。苏州刺绣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小华在谈到此次与杨明洁设计师的合作时表示,近20年研究所一直在强调思维大于技巧。但在实际创作中,一直没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与杨明洁老师合作,我们把它当做一个起点,打开一个窗口,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我们的传统工艺更多是具象化,过度依赖形象思维,通过这次的合作,我们看到的不是眼前,而是今后的手工艺发展之路。(图文/苏州刺绣研究所 黄卫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