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飞跃——记陇田镇茆港同源学校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12
9月1日,开学的第一天。早上七点钟,在距离陇田镇镇区4公里处的一个小村庄的学校门口,已齐集了很多老人、中年人、年轻人、小孩,有踩单车来的,有驾摩托车、三轮车来的,也有开小车、面包车来的,校门口人群、车辆密密麻麻,围个水泄不通。这是家长们送孩子到陇田镇茆港同源学校读书的情景。在这些人群中,有来自本村的,但更多的是来自外村的。像这种家长接送的现象在城市里早已司空见惯,但在农村,在人们普遍习惯本村就近入读的概念下,家长接送的情况并不普遍,也并没有这么热闹的场面。就在这样的一个农村的人口小村、一个并不位于集市地带的小学有这种接送孩子上学的热闹现象,却并不多见,不得不引发人们的热议与深思。
在四年前,这里的学校并没有这种热闹的景况。位于茆港村寨中心的老学校,低矮的平房,破旧的教室,简陋的桌椅与教学环境,学生也仅仅是本村的孩子,并没有外村孩子就读,人数也不外是300多人。多年来,这里的教学总是滞后于镇区周边的学校,师资力量也很薄弱,大多是代课教师,而成绩也总是排列在全镇的后列,在2006学年度的各学科镇性评比中,更是排到了全镇最后的一位。
社会要发展,教育要先行。若这种落后情况长期继续下去,茆港将面临人才匮乏,发展难继的被动局面,茆港有识之士忧心忡忡。要改变这种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首先必须重建校舍,其次提高师资力量,再次提高教学水平,必须狠出重拳,三管齐下。一种共识在镇村与社会有识之士之间普遍形成。深圳庆鹏集团董事长郑桂泉先生倾情教育,积极响应,投资600万元重建校舍,2007年8月,崭新漂亮的校舍拔地而起。新校舍选址于交通方便的村前端,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按照高标准、超前规划与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分开的要求,建设有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各一幢,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建有标准化教室14间,并配置有多媒体室、电脑室、图书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队部室、乒乓球室、文印室、广播室、值班室、卫生室、监控室、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等。运动场配有200米环形跑道(附100米直跑道),篮球场二个,排球场、羽毛球场、单双杠、跳坑等体育设施。生活区有教师套间12间,配设太阳能热水供应,生活用品、浴室、食堂等配套齐全。
一座漂亮崭新的校园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育人的环境改善了,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硬件,但要综合提高教育水平的问题,还要教学的“软件”跟上去——即是教学的内部管理与教学理念问题。
如何摆脱旧一套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真正体现素质教育,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随着校舍的建成,这又成为摆着当地党政与教育主管部门、社会热心人士面前的重大课题。旧的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原有的教师教学水平也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革新,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兴学育才,培养出高素质的梯队人才。在郑桂泉先生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庆鹏集团再次出资,以每年大约70万元的资金作为资助学校管理费用和教师的福利补助,对全校的教师进行重奖,并长期坚持下去。每名在茆港同源学校任教的老师,除可在正常的财政拨款中领取工资外。郑桂泉先生给予再补助一倍的工资,以此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实现“双薪”,从而调动教师的士气,更好投入到教学教研中去。同时,为开阔视野,提高教学水平,郑桂泉先生还组织全体教师到中山市等教育先进地区参观学习。此外,家乡的有识之士、企业家也出资帮助学校图书室的图书配套等。在上级的重视与支持下,在师资力量上给予配足配强,原有教师全班人马进行调整,辞退代课教师,从全区重新物色校长、教导主任,配齐图(画)音(乐)体(育)、计算机教师。目前学校班子及教师一共18人,全部为正式教师,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毕业6人,大专毕业12人,平均年龄 26岁,实现教师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几年来,全体教师均形成早到校、晚回家的习惯,倾心教学教研,教风全新改变,为新学校的办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使全村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
几年来,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全体教师励志改革,敢于创新,坚持“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师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民主、平等、和谐、尊重”的师生关系,构建有利于师生工作、学习的生态校园和育人环境;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教学的同时,学校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成功的体验,为学生拥有健康美好的人生奠定基础。学校新的教学理念,使教学不单单是巩固课本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爱好,突出特长,全面发展。学校于每周都举办美术、电子琴、舞蹈、表演、作文、英语、武术、信息技术等兴趣小组。2009年、2010年连续举办两届汇报式的文艺汇演。其舞台的灯光设备与节目的新颖丰富,令前来观看的领导、嘉宾、家长朋友们叹为观止。不少人感慨:在现今只注重教学成绩成为主流的校园教学中,一些学校要搞一二个节目参加表演已是困难很多,而茆港同源学校一下子能自编自演10多个很有水平的节目,确实了不得。不仅如此,该校编排的节目《上学乐》、《斗牛士》还参加汕头市第三届艺术展演获三等奖,参加潮南区第二届艺术展演获一等奖,节目参加2008年汕头市妇联在市电视台演播厅举办的庆六一演出活动,好评如潮。几年来,共有 8名教师被评为市、区、镇优秀教师,部分教师参加市、区、镇优质课评比、教师基本功评比和撰写的论文获得区第一名、市二等奖的优异成绩,2名教师承担区级数学公开课获得好评;部分学生参加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作大赛,荣获一等奖、二等奖;10名学生参加市教育局“在党旗下成长”征文比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还有20多名学生分别被评为汕头市优秀少先队员、潮南区优秀少先队员、潮南区优秀班干部、潮南区三好学生等;1名教师参加今年团市委举办的纪念建党90周年“党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获第一名。
面向未来,放飞梦想,关注全体,尊重差异,张扬个性是茆港同源学校一贯坚持的宗旨,在学校严格的要求与训练下,全体学生行为规范,举止文明,学习积极性高,各科成绩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兴趣受到激发,爱好得到培养,特长得到发挥。全体教师教学热情高涨,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师生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得到落实。几年来,学校还切实抓好安全保卫、环境管理工作,聘请保安公司的专业人员值班,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外来人员进出校门凭证登记,师生也佩证出入,学校实行全天候监控管理,各楼层均有报警设施,防雷设施,安全隐形窗网等安全设施,确保学校财产和师生安全。同时,聘请专业的园林管理人员养护校内的花草树木,实现绿化率100%,各班级落实责任管理,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做起、从我做好,人人动手,热爱劳动,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创建绿化、美化、净化的花园式学校。
办学四年来,在各级与深圳庆鹏集团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每学期各年级参加镇性统一质检,成绩均列前茅,通过创新教学,使茆港同源学校焕发生机活力,一年一阶梯,不断攀登,终于捷报频传,佳绩累累。四年来,学校荣获“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书香校园”、 “广东省红领巾示范学校 ”、“广东省先进少先队中队”、“汕头市绿色学校”、“汕头市安全文明校园”、“汕头市德育先进集体”、“汕头市红旗少先队大队”、“潮南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潮南区防流控辍先进学校”、“潮南区先进少先队大队部”等荣誉称号。
几年来,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了众多家长的青睐,本村的学生家长纷纷把适龄儿童送到学校就读学前与小学,有个别家长看到学校的教学成效,毅然放弃送孩子到外地实验学校就读而改到本村学校就读;很多外村的家长也不顾路途遥远纷纷把孩子送到茆港同源学校就读。据统计,该校学生人数从2006的300多人已发展到目前接近600人,其中,吸引外村学生300多人。该校教育的成果也受到了前来参观指导工作的区、镇二级领导和教育部门的充分肯定。
而今,当我们迈步茆港宽敞、整洁的水泥村道中,一座现代化、花园式的校园巍然而立,朗朗的读书声、清甜的校园广播声,跳动的音符与飞舞的身影,学生见到老师、领导时的主动敬礼问候,校园内绿树成荫、井然有序等图景,正一幕幕展现在我们的视野里、脑海里。这就是茆港同源学校,一座崛起中的学校,一座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飞跃的学校。
在四年前,这里的学校并没有这种热闹的景况。位于茆港村寨中心的老学校,低矮的平房,破旧的教室,简陋的桌椅与教学环境,学生也仅仅是本村的孩子,并没有外村孩子就读,人数也不外是300多人。多年来,这里的教学总是滞后于镇区周边的学校,师资力量也很薄弱,大多是代课教师,而成绩也总是排列在全镇的后列,在2006学年度的各学科镇性评比中,更是排到了全镇最后的一位。
社会要发展,教育要先行。若这种落后情况长期继续下去,茆港将面临人才匮乏,发展难继的被动局面,茆港有识之士忧心忡忡。要改变这种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首先必须重建校舍,其次提高师资力量,再次提高教学水平,必须狠出重拳,三管齐下。一种共识在镇村与社会有识之士之间普遍形成。深圳庆鹏集团董事长郑桂泉先生倾情教育,积极响应,投资600万元重建校舍,2007年8月,崭新漂亮的校舍拔地而起。新校舍选址于交通方便的村前端,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按照高标准、超前规划与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分开的要求,建设有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各一幢,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建有标准化教室14间,并配置有多媒体室、电脑室、图书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队部室、乒乓球室、文印室、广播室、值班室、卫生室、监控室、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等。运动场配有200米环形跑道(附100米直跑道),篮球场二个,排球场、羽毛球场、单双杠、跳坑等体育设施。生活区有教师套间12间,配设太阳能热水供应,生活用品、浴室、食堂等配套齐全。
一座漂亮崭新的校园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育人的环境改善了,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硬件,但要综合提高教育水平的问题,还要教学的“软件”跟上去——即是教学的内部管理与教学理念问题。
如何摆脱旧一套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真正体现素质教育,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随着校舍的建成,这又成为摆着当地党政与教育主管部门、社会热心人士面前的重大课题。旧的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原有的教师教学水平也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革新,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兴学育才,培养出高素质的梯队人才。在郑桂泉先生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庆鹏集团再次出资,以每年大约70万元的资金作为资助学校管理费用和教师的福利补助,对全校的教师进行重奖,并长期坚持下去。每名在茆港同源学校任教的老师,除可在正常的财政拨款中领取工资外。郑桂泉先生给予再补助一倍的工资,以此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实现“双薪”,从而调动教师的士气,更好投入到教学教研中去。同时,为开阔视野,提高教学水平,郑桂泉先生还组织全体教师到中山市等教育先进地区参观学习。此外,家乡的有识之士、企业家也出资帮助学校图书室的图书配套等。在上级的重视与支持下,在师资力量上给予配足配强,原有教师全班人马进行调整,辞退代课教师,从全区重新物色校长、教导主任,配齐图(画)音(乐)体(育)、计算机教师。目前学校班子及教师一共18人,全部为正式教师,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毕业6人,大专毕业12人,平均年龄 26岁,实现教师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几年来,全体教师均形成早到校、晚回家的习惯,倾心教学教研,教风全新改变,为新学校的办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使全村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
几年来,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全体教师励志改革,敢于创新,坚持“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师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民主、平等、和谐、尊重”的师生关系,构建有利于师生工作、学习的生态校园和育人环境;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教学的同时,学校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成功的体验,为学生拥有健康美好的人生奠定基础。学校新的教学理念,使教学不单单是巩固课本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爱好,突出特长,全面发展。学校于每周都举办美术、电子琴、舞蹈、表演、作文、英语、武术、信息技术等兴趣小组。2009年、2010年连续举办两届汇报式的文艺汇演。其舞台的灯光设备与节目的新颖丰富,令前来观看的领导、嘉宾、家长朋友们叹为观止。不少人感慨:在现今只注重教学成绩成为主流的校园教学中,一些学校要搞一二个节目参加表演已是困难很多,而茆港同源学校一下子能自编自演10多个很有水平的节目,确实了不得。不仅如此,该校编排的节目《上学乐》、《斗牛士》还参加汕头市第三届艺术展演获三等奖,参加潮南区第二届艺术展演获一等奖,节目参加2008年汕头市妇联在市电视台演播厅举办的庆六一演出活动,好评如潮。几年来,共有 8名教师被评为市、区、镇优秀教师,部分教师参加市、区、镇优质课评比、教师基本功评比和撰写的论文获得区第一名、市二等奖的优异成绩,2名教师承担区级数学公开课获得好评;部分学生参加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作大赛,荣获一等奖、二等奖;10名学生参加市教育局“在党旗下成长”征文比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还有20多名学生分别被评为汕头市优秀少先队员、潮南区优秀少先队员、潮南区优秀班干部、潮南区三好学生等;1名教师参加今年团市委举办的纪念建党90周年“党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获第一名。
面向未来,放飞梦想,关注全体,尊重差异,张扬个性是茆港同源学校一贯坚持的宗旨,在学校严格的要求与训练下,全体学生行为规范,举止文明,学习积极性高,各科成绩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兴趣受到激发,爱好得到培养,特长得到发挥。全体教师教学热情高涨,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师生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得到落实。几年来,学校还切实抓好安全保卫、环境管理工作,聘请保安公司的专业人员值班,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外来人员进出校门凭证登记,师生也佩证出入,学校实行全天候监控管理,各楼层均有报警设施,防雷设施,安全隐形窗网等安全设施,确保学校财产和师生安全。同时,聘请专业的园林管理人员养护校内的花草树木,实现绿化率100%,各班级落实责任管理,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做起、从我做好,人人动手,热爱劳动,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创建绿化、美化、净化的花园式学校。
办学四年来,在各级与深圳庆鹏集团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每学期各年级参加镇性统一质检,成绩均列前茅,通过创新教学,使茆港同源学校焕发生机活力,一年一阶梯,不断攀登,终于捷报频传,佳绩累累。四年来,学校荣获“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书香校园”、 “广东省红领巾示范学校 ”、“广东省先进少先队中队”、“汕头市绿色学校”、“汕头市安全文明校园”、“汕头市德育先进集体”、“汕头市红旗少先队大队”、“潮南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潮南区防流控辍先进学校”、“潮南区先进少先队大队部”等荣誉称号。
几年来,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了众多家长的青睐,本村的学生家长纷纷把适龄儿童送到学校就读学前与小学,有个别家长看到学校的教学成效,毅然放弃送孩子到外地实验学校就读而改到本村学校就读;很多外村的家长也不顾路途遥远纷纷把孩子送到茆港同源学校就读。据统计,该校学生人数从2006的300多人已发展到目前接近600人,其中,吸引外村学生300多人。该校教育的成果也受到了前来参观指导工作的区、镇二级领导和教育部门的充分肯定。
而今,当我们迈步茆港宽敞、整洁的水泥村道中,一座现代化、花园式的校园巍然而立,朗朗的读书声、清甜的校园广播声,跳动的音符与飞舞的身影,学生见到老师、领导时的主动敬礼问候,校园内绿树成荫、井然有序等图景,正一幕幕展现在我们的视野里、脑海里。这就是茆港同源学校,一座崛起中的学校,一座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飞跃的学校。
上一篇:
下一篇: